暢通性檢測:確保管道與通道系統高效運行的關鍵
暢通性檢測是現代工程維護與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核心環節,尤其在水務、油氣輸送、暖通空調(HVAC)、市政排水、工業管道以及各類通道(如電纜管道、通風管道)系統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核心目標是評估管道或通道內部是否存在物理阻塞、結構變形、沉積物累積、生物淤積(如樹根、貝類)或其他任何阻礙介質(如水、氣、油、電纜等)正常、高效、安全流動或穿行的因素。定期的暢通性檢測不僅是預防突發故障、避免系統癱瘓造成經濟損失和環境風險(如污水溢流、氣體泄漏)的有效手段,也是評估系統設計合理性、施工質量以及制定科學維護計劃的基礎依據。無論是新建項目的竣工驗收,還是在役設施的周期性健康檢查,暢通性檢測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檢測項目
暢通性檢測并非單一指標的測量,而是一個綜合性的評估過程,通常包含以下關鍵項目:
- 物理阻塞檢測:識別并定位管道內部的固體堵塞物,如石塊、建筑垃圾、樹根入侵、油脂結塊等。
- 流通截面評估:測量有效流通面積,判斷是否存在縮徑(由腐蝕、結垢、變形導致)影響流量。
- 沉積物/淤積檢測:量化管道底部淤泥、砂礫、礦物質的沉積厚度和分布。
- 結構完整性關聯檢測:雖然主要目標是暢通性,但常同步觀察裂縫、錯口、脫節、腐蝕等結構性缺陷,因其可能導致或加劇阻塞。
- 流速與流量評估(間接):在條件允許下,結合暢通性檢測結果分析系統實際流通能力是否達標。
- 附屬設施檢查:檢查井、閥門、格柵、消能設施等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有無堵塞或損壞影響流通。
檢測儀器
針對不同的管道材質、管徑、埋深、介質及檢測目的,需要選用合適的專用儀器設備:
- 管道閉路電視檢測系統 (CCTV):最主流、直觀的檢測工具。由爬行器(履帶式/輪式)、攝像頭(可旋轉、變焦、帶燈光)、線纜卷盤和主控單元組成,實時傳輸管道內部高清影像。
- 管道潛望鏡 (QV - QuickView):用于快速初步檢查井口或管道入口附近狀況的便攜式設備,帶有長桿和可調節角度的攝像頭。
- 聲納檢測系統:主要用于滿水或水下管道的檢測,通過發射聲波并接收回波來描繪管道底部沉積物剖面輪廓和估算淤積量。
- 管道機器人/智能球:除CCTV爬行器外,還包括用于大口徑管道的輪式或履帶式機器人,可能集成更多傳感器(如激光掃描測距、氣體檢測)。某些場景下使用自推進的“智能球”(PIG)進行通過性測試。
- 流量計與壓力計:輔助設備,用于測量特定斷面的流量和壓力,間接評估系統流通能力。
- 激光掃描儀/3D輪廓儀:集成在高端CCTV或機器人上,精確測量管道內壁變形、沉積物高度,生成三維模型。
檢測方法
暢通性檢測的實施需遵循科學、系統的方法流程:
- 前期調查與準備:收集圖紙資料、了解管道歷史、確定檢測范圍、選擇合適的儀器和方法、進行必要的清洗疏通(保證檢測有效性)、安全措施制定。
- 現場檢測作業:
- CCTV檢測法:控制爬行器在管道內行進,操作員實時觀察并記錄影像,重點記錄阻塞位置、類型、程度,并精確測距定位。通常包括主干線檢測和支管檢測。
- QV檢測法:從檢查井口或入口處對上下游短距離管道進行快速目視檢查。
- 聲納檢測法:將聲納探頭勻速拖過滿水管段,記錄聲納圖像,分析沉積截面。
- 通過性試驗:對于小管徑或難以進入的管道,有時通過發射特定尺寸的“試通球”或“牽引器”來驗證其最小可通過直徑。
- 數據采集與記錄:完整記錄檢測影像(帶距離標識)、聲音(注釋)、檢測日志(環境條件、設備參數、異常情況)、定位信息(GIS坐標或相對位置)。
- 數據處理與分析:回放檢測錄像進行詳細判讀,對發現的阻塞、缺陷進行編碼(遵循相關標準,如PACP/MACP/LACP)、分級、測量、定位。生成檢測報告,評估暢通性狀態,提出修復或維護建議。
檢測標準
為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可比性,暢通性檢測必須嚴格遵循國家、行業或國際通行的技術標準規范。主要的標準體系包括:
- ASTM F1216 / ASTM F2599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涉及管道檢測的一般實踐和術語。
- ISO 11295 / ISO 11296 / ISO 11297 / ISO 11298 / ISO 11299 系列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11296-1等標準涵蓋了地下非壓力及壓力排水和污水管道翻新用塑料管道系統,其中包含對管道狀況評估(CCTV是其重要方法)的要求。
- PACP / MACP / LACP (管道評估認證計劃):由NASSCO (美國國家下水道服務公司協會) 制定,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的管道缺陷/阻塞編碼和評估標準。它定義了標準的缺陷代碼、嚴重程度分級規則以及報告格式。
- EN 13508-2 (歐洲標準):室外地下下水道和排水管狀況分類和測量準則,詳細規定了CCTV檢測的方法和評估體系。
- 國標及行標:如中國的《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CJJ 181,明確規定了排水管道CCTV、聲納等檢測方法的技術要求、作業流程、缺陷識別與評估等級劃分標準。
這些標準不僅規范了檢測設備性能、操作流程、人員資質要求,更重要的是統一了缺陷/阻塞的定義、編碼、嚴重程度判據和報告格式,為檢測結果的客觀性、工程決策及后續的修復設計提供了可靠依據。
CMA認證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認可
實驗室認可證書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認證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