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腳蹬(地面間隙)檢測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9-24 02:29:26 更新時間:2025-09-23 02:29:26
點擊: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自行車腳蹬的地面間隙是影響騎行安全性和通過性的關鍵參數之一。合適的腳蹬高度不僅能確保騎行時腳部自然擺動,還能避免轉彎或顛簸路段時腳蹬觸地導致的危險。隨著自行車運動普及和車" />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9-24 02:29:26 更新時間:2025-09-23 02:29:26
點擊: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自行車腳蹬的地面間隙是影響騎行安全性和通過性的關鍵參數之一。合適的腳蹬高度不僅能確保騎行時腳部自然擺動,還能避免轉彎或顛簸路段時腳蹬觸地導致的危險。隨著自行車運動普及和車型多樣化,對這一指標的精準檢測已成為生產質檢、賽事驗車及日常維護的重要環節。
1. 靜態最低點測量:在車輛垂直停放狀態下,測量腳蹬旋轉至最低位置時與地面的距離
2. 動態擺動測試:模擬騎行時腳蹬運動軌跡,檢測最大傾斜角度下的離地間隙
3. 載荷變形測試:施加標準騎行者體重壓力,觀測腳蹬系統的形變對間隙的影響
4. 材質剛性檢測:評估腳蹬材料在沖擊下的抗彎曲性能
? 激光測距儀:采用非接觸式測量,精度可達±0.5mm
? 角度測量平臺:配備數字傾角傳感器的可調平臺
? 動態捕捉系統:通過高速攝像和標記點追蹤腳蹬運動軌跡
? 壓力測試機:模擬不同體重條件下的負載情況
? 三維掃描儀:建立腳蹬運動過程中的立體空間模型
1. 基準平面法
將自行車置于水平校準平臺上,使用高度規測量腳蹬最低點與平臺表面的垂直距離,需在不同曲柄角度重復測量。
2. 傾斜模擬法
通過可調角度測試臺逐步增大車身傾斜度,使用激光位移傳感器記錄腳蹬首次觸地時的臨界角度。
3. 動態軌跡分析法
在測試場地設置標準坡道和彎道,騎行者佩戴運動傳感器,實時采集腳蹬運動軌跡的空間坐標數據。
4. 綜合評估法
結合靜態測量與動態測試數據,建立數學模型預測不同路況下的實際通過性,特別關注急轉彎和顛簸路面的安全余量。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33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