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與肉制品志賀氏菌檢測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9-17 01:09:23 更新時間:2025-09-16 01:09:26
點擊: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志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廣泛存在于肉與肉制品中,可能通過污染的食物引起人類嚴重的腸道感染,如細菌性痢疾。因此,對肉及肉制品進行志賀氏菌檢測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環節。通過科學、" />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9-17 01:09:23 更新時間:2025-09-16 01:09:26
點擊: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志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廣泛存在于肉與肉制品中,可能通過污染的食物引起人類嚴重的腸道感染,如細菌性痢疾。因此,對肉及肉制品進行志賀氏菌檢測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環節。通過科學、規范的檢測流程,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發,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檢測過程主要包括樣品采集、前處理、增菌培養、分離鑒定和結果分析等環節。這些步驟需在嚴格控制的環境下進行,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檢測項目不僅包括直接檢測志賀氏菌的存在,還可能涉及菌落計數和毒力基因分析,以評估污染的程度和潛在風險。實驗室操作人員需具備專業技能,并遵循標準操作規程,以降低交叉污染和假陽性/假陰性結果的發生。
肉與肉制品志賀氏菌檢測的核心項目包括:志賀氏菌的定性檢測(即檢測樣品中是否存在志賀氏菌)、定量檢測(通過菌落計數評估污染水平)、以及毒力因子檢測(如檢測志賀氏菌的侵襲性基因,以評估其致病潛力)。這些項目有助于全面評估產品的安全性,并為食品生產和銷售提供科學依據。檢測通常基于國家或國際標準,如GB 4789.5-2012(中國標準)或ISO 21567:2004(國際標準),確保結果的可比性和權威性。
志賀氏菌檢測過程中使用的儀器包括:微生物培養箱(用于樣品的增菌和分離培養,溫度通常控制在35-37°C)、生物安全柜(提供無菌操作環境,防止交叉污染)、PCR儀(用于分子生物學檢測,如毒力基因分析)、酶標儀(用于免疫學檢測,如ELISA方法)、以及顯微鏡和生化鑒定系統(如VITEK或API系統,用于菌株的初步和 confirmatory鑒定)。這些儀器的正確使用和維護對確保檢測精度至關重要,實驗室需定期校準和驗證儀器性能。
志賀氏菌檢測方法主要包括傳統培養法、分子生物學方法和免疫學方法。傳統培養法涉及樣品增菌(使用選擇性培養基如GN肉湯)、分離(在SS瓊脂或XLD瓊脂上培養)、生化試驗(如氧化酶試驗和糖發酵試驗)以及血清學鑒定。分子生物學方法,如PCR(聚合酶鏈反應),用于快速檢測志賀氏菌的特定DNA序列,提高靈敏度和特異性。免疫學方法,例如ELISA(酶聯免疫吸附 assay),基于抗原-抗體反應進行檢測,適用于高通量篩查。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實驗室常根據樣品類型、檢測目的和資源 availability 選擇合適的方法組合。
肉與肉制品志賀氏菌檢測遵循國內外標準,以確保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中國,主要標準是GB 4789.5-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該標準詳細規定了樣品處理、增菌、分離、鑒定和結果報告的要求。國際上,常用標準包括ISO 21567:2004《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Shigella spp.》,以及FDA的BAM(B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方法。這些標準強調質量控制,如使用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并規定了檢測限和報告格式,以支持食品安全監管和風險 assessment。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33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