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火器是撲救初起火災最有效的消防器材,其完好性與可靠性直接關系到火災撲救的成敗。對滅火器進行定期、規(guī)范的檢測,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強制性要求,也是保障其時刻處于戰(zhàn)備狀態(tài)的技術基礎。本文將從專業(yè)視角,詳細解析滅火器的檢測類型、項目、方法、標準及后續(xù)處置。
一、 核心檢測依據與周期
所有檢測活動均嚴格遵循以下國家強制性標準及法規(guī):
- GB 50444-2008 《建筑滅火器配置驗收及檢查規(guī)范》:規(guī)定了滅火器安裝設置后的驗收要求和日常檢查、定期送檢的周期與規(guī)則。
- GB 95-2015 《滅火器維修》:規(guī)定了滅火器維修的術語、定義、條件、工藝、試驗方法和檢驗規(guī)則,是報廢和再充裝的核心依據。
- XF 120-2014 《消防產品一致性檢查要求》:用于檢查產品與認證標準的一致性。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明確規(guī)定單位對消防器材有維護、保養(yǎng)、檢測,確保完好有效的法律責任。
檢測周期規(guī)定(根據GB 50444):
- 日常檢查:每月一次,進行目測檢查。
- 定期檢測(首次檢測后):
- 送修檢測:出廠期滿3年,首次進行水壓試驗(俗稱“打水壓”),此后每滿2年進行一次。
- 報廢:自出廠日起,達到以下年限必須強制報廢(無論是否使用):
- 水基型滅火器:6年
- 干粉滅火器、潔凈氣體滅火器:10年
- 二氧化碳滅火器:12年
二、 滅火器檢測的類型與核心項目
滅火器的檢測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根據其生命周期階段,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一) 日常檢查(月度檢查)
- 執(zhí)行方:使用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員。
- 檢測目的:快速確認滅火器的可用性和可及性。
- 檢測方法:目視、手感。
- 核心項目(“四查一確認”):
- 檢查位置:是否放置在指定地點,有無挪動、遮擋。
- 檢查外觀:銘牌是否清晰,筒體有無嚴重銹蝕、變形,噴嘴有無堵塞、變形、開裂。
- 檢查壓力:檢查壓力表指針是否在綠色(或綠色與黃色交界)區(qū)域。紅區(qū)為欠壓,黃區(qū)為超壓(需注意是否為驅動氣體膨脹所致)。
- 檢查保險裝置:保險銷和鉛封是否完好,有無插拔困難。
- 確認檢查記錄:是否懸掛了檢查標志牌并記錄了檢查日期和責任人。
(二) 定期檢測/維修檢測(送至有資質的維修機構)
- 執(zhí)行方:取得消防技術服務資質的滅火器維修機構。
- 檢測目的:對滅火器進行全面“體檢”和“治療”,確保其核心功能完好。
- 檢測流程與核心項目:
- 進場登記與分類:記錄滅火器類型、型號、生產日期等信息。
- 拆卸與報廢判定:
- 首先檢查是否達到強制報廢年限。
- 檢查筒體是否存在永久性缺陷:如嚴重變形、大面積銹蝕(銹蝕深度超1/3)、筒體有補綴、器頭有裂紋、螺紋嚴重損傷、無生產許可證等。存在任一情況,立即予以報廢,不得維修。
- 筒體水壓試驗(核心安全性測試)
- 檢測目的:驗證滅火器筒體在2倍以上工作壓力下的結構強度和密封性,防止使用時發(fā)生爆裂。
- 檢測方法:將滅火器筒體(已卸壓)安裝在專用水壓試驗臺上,緩慢加壓至標準規(guī)定的試驗壓力(如干粉滅火器為2.1~5.0 MPa不等,根據型號而定),保壓一定時間(如30s~3min)。
- 判定標準:保壓期間不得有泄漏、破裂、宏觀變形。試驗后,必須在筒體上打上永久性的水壓試驗日期鋼印。
- 內部清洗與干燥:對合格的筒體進行內部清洗,并徹底干燥,防止殘留水分腐蝕筒體或影響干粉藥劑性能。
- 零部件檢查與更換:檢查器頭、閥門、虹吸管、壓力表等所有部件,更換所有密封圈和損壞的部件。
- 再充裝:按規(guī)定重量和類型,重新充裝滅火劑和驅動氣體(氮氣)。
- 氣密性試驗:將充裝好的滅火器浸入水中,或在接口處涂皂液,保持一定時間,檢查有無氣泡產生,確保無泄漏。
- 外觀處理與標識:對筒體進行清潔、補漆,并貼上維修合格證,標明維修機構、維修日期、責任人等信息。
(三) 報廢處理
- 執(zhí)行方:使用單位或維修機構。
- 情況:達到報廢年限或經檢測存在無法修復的缺陷。
- 處理方法:
- 在筒體上打上“報廢” 字樣的永久性鋼印或作破壞性處理(如鉆孔、壓扁)。
- 將報廢的滅火器交由具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進行回收處理。
- 嚴禁將報廢滅火器隨意丟棄或賣給無資質的回收商。尤其注意:二氧化碳滅火器的器頭必須拆卸后單獨報廢,防止誤用。
三、 不同類型滅火器的特殊檢測點
- 干粉滅火器:重點檢查干粉是否結塊,再充裝時必須使用原類型干粉,防止不同化學性質的干粉混合發(fā)生反應。
- 二氧化碳滅火器:必須稱重檢查。標準要求,泄漏量超過額定充裝量的5%或50g(取兩者中較小值)必須進行檢修。沒有壓力表,通過稱重判斷內部藥劑存量。
- 水基型滅火器:重點檢查防腐性能和是否凍結(根據其抗凍型號判斷環(huán)境適應性)。
四、 檢測流程與質量控制
- 識別與送檢:使用單位根據檢查記錄,將到期的滅火器批量送至有資質的維修機構。
- 機構接檢:機構核對數量、類型,并進行初步外觀篩查和報廢判定。
- 分項檢測與維修:嚴格按照GB 95的工藝流程進行操作,每道工序均有記錄。
- 綜合判定與標識:所有項目合格后,出具維修合格證。
- 返回與驗收:將維修好的滅火器返回使用單位,單位應核對維修合格證和水壓試驗鋼印。
五、 給使用單位與維保人員的建議
- 建立臺賬:為每個滅火器建立“身份證”,記錄其型號、出廠日期、每次檢查、維修和報廢日期。
- 認準資質:送檢必須選擇具備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和獨立維修場所的正規(guī)單位,索要維修合格證明。
- 報廢嚴格:堅決報廢到期或損壞的滅火器,切勿因小失大。
- 培訓與責任: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員的培訓,使其掌握日常檢查的要點,并將責任落實到人。
總結而言,滅火器檢測絕非簡單的“看看壓力表”,而是一個從日常目視到專業(yè)水壓試驗,從預防性維護到強制性報廢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它通過一系列嚴謹的物理測試和工藝處理,確保這“最后一公里”的消防裝備在關鍵時刻能夠可靠地噴涌而出,真正成為守護生命與財產的堅實盾牌。
CMA認證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認可
實驗室認可證書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認證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