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粉末檢測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3-26 12:41:17 更新時間:2025-07-05 01:34:52
點擊:182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3-26 12:41:17 更新時間:2025-07-05 01:34:52
點擊:182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碳酸鋰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陶瓷釉料及醫藥領域的核心原料,其粉末質量的精準控制直接關系到終端產品的性能和安全性。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對高純度碳酸鋰的需求量持續攀升,這使得碳酸鋰粉末的檢測技術成為產業鏈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電池級碳酸鋰行業規范》,純度≥99.5%的基礎指標背后,實際需要檢測的理化參數多達20余項,涵蓋化學成分、物理特性、雜質含量等多個維度。
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測定鋰元素含量,配合X射線熒光光譜(XRF)進行元素分布分析。重點檢測鈉、鉀、鈣、鎂等堿金屬雜質,其中鈉含量需控制在≤0.002%的嚴苛標準。通過離子色譜法(IC)檢測氯離子、硫酸根等陰離子雜質,確保電化學性能穩定。
使用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D50粒徑分布,要求主粒徑控制在5-20μm區間。振實密度檢測采用標準振實密度儀,按GB/T 5162規范操作,指標需≥1.4g/cm3。比表面積分析采用BET氮吸附法,確保材料具有適宜的活性表面。
通過X射線衍射儀(XRD)分析晶體結構完整性,檢測β型與γ型晶相比例。掃描電鏡(SEM)觀察顆粒形貌,要求呈現均勻的立方晶系結構。熱重分析(TGA)檢測熱穩定性,分解溫度需≥700℃。
采用半電池測試系統評估電化學性能,首效需≥85%,循環100次容量保持率>92%。磁性物質檢測使用磁選分離法,要求Fe含量≤15ppm。水分含量通過卡爾費休法測定,需≤0.25%。
現行檢測體系已形成"原料-過程-成品"三級監控網絡,運用過程分析技術(PAT)實現實時質量追溯。通過建立近紅外(NIR)快速檢測模型,將傳統8小時的檢測周期縮短至15分鐘。國際鋰業協會(ILiA)最新標準新增了納米級顆粒檢測要求,推動檢測精度進入亞微米時代。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電池級碳酸鋰的檢測標準正朝著"雙99"(純度≥99.9%、一致性≥99%)方向發展。檢測技術的智能化升級,不僅保障了產品質量,更成為鋰電材料企業建立技術壁壘的核心競爭力。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33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