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標準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7-25 08:49:03 更新時間:2025-09-14 14:35:35
點擊:179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7-25 08:49:03 更新時間:2025-09-14 14:35:35
點擊:179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導讀:水對人的生活極其重要,離開了水人是無法生存的,下面小編就來為您介紹一些水質檢測中的各項標準是什么?
1.PH(酸度)pH值反映水的酸堿性質,天然水體的pH一般在6~9之間,決定于水體所在環境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
飲用水的適宜pH應在6.5~8.5之間。生活污水一般呈弱堿性,而某些工業廢水的pH值偏離中性范圍很遠,它們的排放會對天然水體的酸堿特性產生較大的影響。
大氣中的污染物質如SO2、NOx等也會影響水體的pH,但由于水體中含有各種碳酸化合物,它們一般具有一定的緩沖能力。

2.SS灼燒后殘留的懸浮物的重量則是固定性懸浮物,它代表了懸浮物中無機物的含量。可用一關系式表示為:水中懸浮物=水中揮發性懸浮物+水中固定性懸浮物懸浮物包括肉服可看得見的,粒徑較大的顆粒物和粒徑較小的顆粒物。前者的粒徑通常大于0.1微米,這些懸浮物在重力或浮力的作用下,經過一定的時間后,可與水分離。而后者的粒徑比較小,粒徑在0.001~0.1微米之間,這類顆粒也稱為膠體顆粒。膠體顆粒在水中比較穩定,會產生丁達爾現象,不易產生沉淀。
通常膠體顆粒表面都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是水產生渾濁的主要原因。3.有機物含量1)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OxygenDemand)生物化學需氧量簡稱生化需氧量,它是一個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機物的含量多少以及排入水體后產生耗氧影響的指標。生化需氧量不反映具體有機物的含量,只是間接地反映出能為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的總量。
《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GB11914-89)首次發布于1989年,原標準起草單位為北京市化工研究院。本次為第一次修訂,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將取樣體積減半,減少樣品測定過程帶來的環境污染;——將硫酸汞由固體改為溶液的形式對氯化物進行掩蔽,操作更簡便;——將硫酸汞的加入量由0.4g修改為可根據樣品中氯離子的含量按比例加入,加入前可進行氯離子含量測定或粗略判定,從而減少有毒物質硫酸汞的使用;——增加了附錄A,采用硝酸銀法對氯離子濃度進行粗略判定;——明確給出了方法的檢出限和測定下限,并對計算結果有效數字的保留作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增加了“干擾和消除”和“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章節。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33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