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液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分析方法
發酵液是生物工程、食品工業、制藥等領域中微生物或細胞培養的核心產物。為確保發酵過程可控、產物質量達標,需對發酵液進行系統化檢測。檢測項目覆蓋理化性質、生物活性、代謝產物等多個維度,以下是關鍵檢測內容及方法。
一、常規理化指標檢測
-
pH值
- 目的:反映發酵液酸堿度,影響微生物生長和代謝活性。
- 方法:pH電極直接測定,或使用便攜式pH計在線監測。
-
溫度
- 目的:控制發酵過程的適宜溫度范圍,避免菌體失活。
- 方法: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或離線紅外測溫儀。
-
溶解氧(DO)
- 目的:評估好氧發酵中氧氣的供應能力。
- 方法:溶解氧電極(如Clark電極)或光纖傳感器。
-
粘度
- 目的:反映發酵液流動性,影響傳質和攪拌效率。
- 方法:旋轉粘度計或毛細管粘度計。
-
電導率
- 目的:評估離子濃度變化,輔助判斷菌體代謝狀態。
- 方法:電導率儀直接測定。
二、微生物與生物量檢測
-
菌體濃度(生物量)
- 目的:量化微生物或細胞的生長狀態。
- 方法:
- 干重法:離心后烘干稱重。
- 光密度法(OD值):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度(常用波長600 nm)。
- 細胞計數:血球計數板或自動細胞計數儀。
-
活細胞率
- 目的:評估菌體活性,判斷發酵是否正常。
- 方法:臺盼藍染色法(死細胞染色)、熒光染料(如PI/CFDA)結合流式細胞儀。
-
污染菌檢測
- 目的:防止雜菌污染導致發酵失敗。
- 方法:
- 選擇性培養基培養(如LB瓊脂平板)。
- PCR技術快速檢測特定污染菌基因(如16S rRNA)。
三、代謝產物分析
-
目標產物濃度
- 目的:監測目標產物(如抗生素、酶、有機酸)的積累量。
- 方法:
- HPLC(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抗生素、氨基酸等。
- GC(氣相色譜):檢測揮發性物質(如乙醇、有機酸)。
- 酶聯免疫法(ELISA):特異性檢測蛋白質類產物。
- 分光光度法:如DNS法測還原糖,Bradford法測蛋白質。
-
副產物檢測
- 目的:優化工藝以減少副產物積累(如乳酸發酵中的乙酸)。
- 方法:色譜聯用技術(如GC-MS、LC-MS)。
-
前體物質與底物殘留
- 目的:監控底物(如葡萄糖、氮源)消耗情況。
- 方法:生物傳感分析儀(如葡萄糖氧化酶電極)、化學滴定法。
四、特殊檢測項目(根據行業需求)
-
質粒拷貝數(重組菌發酵)
-
酶活力測定
- 方法:分光光度法測酶促反應速率(如淀粉酶、蛋白酶)。
-
內毒素/熱原檢測(制藥行業)
-
風味物質分析(食品/飲料發酵)
五、檢測流程與注意事項
-
采樣要求:
- 無菌操作避免污染,取樣時間點需覆蓋發酵周期(如對數期、穩定期)。
- 樣品需快速處理或低溫保存,防止成分降解。
-
數據分析:
- 結合發酵動力學模型,分析菌體生長、底物消耗與產物生成的關聯性。
六、總結與趨勢
發酵液檢測是優化工藝、提高產率的核心環節。未來趨勢包括:
- 在線實時監測:結合NIR(近紅外光譜)、拉曼光譜技術實現原位分析。
- 自動化與智能化:整合AI算法預測發酵終點,減少人工干預。
- 多組學聯用:結合代謝組學、轉錄組學深入解析代謝通路。
通過精準的檢測項目設計與執行,可顯著提升發酵過程的穩定性和經濟性。
希望這篇文章滿足您的需求!如需補充特定領域(如抗生素發酵、釀酒等)的檢測細節,請隨時提出。
分享
CMA認證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有效期至:2030年4月15日
CNAS認可
實驗室認可證書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有效期至:2030年12月1日
ISO認證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