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通信用對絞或星絞多芯對稱電纜酸性氣體釋出檢測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9-24 21:08:03 更新時間:2025-09-23 21:08:03
點擊: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1對1客服專屬服務,免費制定檢測方案,15分鐘極速響應
發布時間:2025-09-24 21:08:03 更新時間:2025-09-23 21:08:03
點擊:0
作者: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
在現代通信系統中,數字通信用對絞或星絞多芯對稱電纜作為關鍵傳輸介質,其長期穩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響著通信質量。電纜在高溫、潮濕等惡劣環境下運行時,絕緣材料可能發生老化分解,釋放出腐蝕性酸性氣體(如氯化氫、氟化氫等),這些氣體會加速金屬導體的腐蝕,導致信號衰減甚至線路故障。因此,開展電纜酸性氣體釋出檢測對評估材料穩定性、預防設備腐蝕具有重要意義。
1. 氯化氫(HCl)釋出量檢測
2. 氟化氫(HF)釋出量檢測
3. 總酸性氣體釋出率
4. 氣體釋出溫度特性分析
5. 材料熱穩定性評估
1. 恒溫老化試驗箱:用于模擬電纜在高溫環境下的長期運行狀態
2. 氣體收集裝置:包括石英管、氣體吸收瓶等專用密閉系統
3. 離子色譜儀:定量分析吸收液中的氯離子和氟離子濃度
4. pH計/電導率儀:快速測定吸收液的酸堿度變化
5. 熱重-紅外聯用儀(TG-FTIR):實時監測材料分解過程及氣體成分
1. 密閉容器法:將樣品置于特定溫度下密閉加熱,通過吸收液收集釋放氣體
2. 動態氣流法:在控溫環境中通入恒定氣流,收集流出的腐蝕性氣體
3. 裂解-吸收法:采用管式爐高溫裂解材料,后續通過多級吸收裝置捕集氣體
4. 加速老化法:通過提高溫度加速材料老化過程,評估長期使用風險
5. 原位檢測技術:利用光纖傳感器實時監測電纜護套內部的酸性氣體濃度
在實際檢測中,通常需要結合多種方法進行交叉驗證。例如先通過密閉容器法進行初步篩選,再采用動態氣流法模擬真實工況下的氣體釋放規律。值得注意的是,檢測過程需嚴格控制環境濕度、加熱速率等參數,確保數據可比性。通過系統檢測可全面評估電纜材料的耐腐蝕性能,為通信網絡的安全運行提供重要依據。
證書編號:241520345370
證書編號:CNAS L22006
證書編號:ISO9001-2024001

版權所有: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33免責聲明